刘华杰先生发表在《中华读书报》3月31日的“走向经验论?———兼叙‘英国科学知识社会学’传统”一文,介绍了源于英国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传统”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对该学派翔实而新颖的介绍,无论是对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还是对读书界的开阔视野,都是急需而有益的。但是,抱着热切的期望读完刘文,笔者对这来自域外取经者耳听目睹的叙说,深感失望,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这不是仅因为文中一些措词和语气有违于学术资讯的严肃性,而是因为其中存在着概念不明、逻辑混乱和观点错误之处。这很容易产生混乱和错误的导向。因此,笔者感到有必要发表个人的批评意见。
刘文介绍的是科学社会学,但对什么是科学社会学尚不甚明白。科学社会学始于默顿。默顿的工作建立了科学社会学的“范式”———确立了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和方法,并为许多后来者接受和追随。也就是说,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是一门学科,不是刘文中所说的STS,两者在内涵和外延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STS是英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和Society(社会)的缩写,指的是一个综合性和跨学科(包括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的研究领域。指出这点很重要。这并不仅是说,刘文犯了一个学术常识的错误;而是说,不了解科学社会学是一门学科这一基本特征,对它的评述就几乎不着边际。
刘文夹杂着说了两件事情:一是英国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英文缩写)“传统”的兴旺和默顿学派的衰落;二是SSK在哲学上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叙说都很成问题。
先说第一方面。刘文个人化的描述也许反映了默顿学派的状况,但其中隐含的判断是轻率的,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印象,似乎默顿科学社会学早已失去了意义。如何看待默顿学说、以什么标准评价,笔者需要再写一篇论文。简单地说,以学科本身的标准、实用效果、从对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等来看,默顿理论都是其他科学社会学学说无法相比的。当然,默顿理论有缺陷,有其适用范围,但基本思想仍然是正确的。就像牛顿质点力学,不能直接应用到解决流体和刚体问题,但表示的规律是正确的。默顿的理论和方法能否进一步修改、推广,是不能轻易断言的。固此,目前默顿学派的低迷,并不能就说明它已成为什么“异端”而“销声匿迹”。笔者看来,默顿理论是科学社会学基本的分析框架,它揭示了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本身存在着独特的运行规律。尽管现代科学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环境已与默顿当年相差甚大,但是默顿这一思想观念并没有过时,只是用于研究新出现的问题要考虑更复杂的因素。S.科尔在HSS/PSA两年一次的年会上发表的那番话是意味深长的,刘先生虽然有幸亲耳聆听了这番话,但是我想,并没有听懂。
刘文所说的SSK在哲学上的意义更成问题。70年代中期(不是60年代)兴起的SSK包括多家学派,其共同特点是研究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内容与社会因素的关系,但各家在问题的取向、层次和研究方法上差异很大。其中刘文所说的爱丁堡学派的代表人物巴恩斯研究的问题是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对科学知识的影响,但他采用的方法却不是刘文所说的那种“实际观察、分析和描写”的方法,这是拉都尔和克诺尔-谢廷娜研究科学知识的社会生产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刘文中这种不明之处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刘文对SSK及其哲学纲领作了一个混乱和错误的描述———经验论。为了不使本文冗长,在此暂且不提这一点的逻辑混乱和表述矛盾。SSK的哲学纲领,即科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并不是刘文所说的经验论(即一切知识的根源是经验),而是“建构论”或“构成论”。即科学知识是人类理智有选择、有条件地构成的,而其中渗透着社会因素,因此它的立场才会是相对主义。例如,巴恩斯认为:“组成我们接受了的知识的绝大部分信念,是从理论引出的并不全然是经验的产物,理论是加之现实而不是从现实中得出的。”他认为象分子振动、DNA链和物种之间的进化联系等并没有经验概括的特点;又如,谢廷娜认为,科学并不是描述自然,科学的对象是在特殊实验条件下产生的人工对象,科学知识是制造出来的。刘文用来批评经验论的论点恰恰就是SSK自身的哲学纲领!
刘文所说的SSK进入科学认识论及一般的认识论,“并试图对科学哲学的若干传统难题给出社会学的解决方案(如归纳问题、迪昂问题)”,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对“归纳问题”这样一个困扰人类理智数百年的哲学或逻辑学难题给出一个社会学解决方案?!这好像是说让阿里基斯迈一下腿去解决“阿里基斯追不上乌龟”难题。而“迪昂问题”这样一种说法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是“迪昂命题”或“迪昂-奎因命题”———科学理论的整体论命题,即纯逻辑因素确证不了一个理论。这恰是SSK的一个思想前提,而不是它要解决的问题。
知识来源于经验,尤其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吸收和接受已有的经验是起码的途径,还要做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这样才会言之有据、有理。否则,即使是在其他方面有所专长,也容易迷失在表面绚丽的人名和书名的色彩中,而走向作者所批判的那种狭隘的经验论。刘华杰先生发表在《中华读书报》3月31日的“走向经验论?———兼叙‘英国科学知识社会学’传统”一文,介绍了源于英国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传统”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对该学派翔实而新颖的介绍,无论是对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还是对读书界的开阔视野,都是急需而有益的。但是,抱着热切的期望读完刘文,笔者对这来自域外取经者耳听目睹的叙说,深感失望,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这不是仅因为文中一些措词和语气有违于学术资讯的严肃性,而是因为其中存在着概念不明、逻辑混乱和观点错误之处。这很容易产生混乱和错误的导向。因此,笔者感到有必要发表个人的批评意见。
刘文介绍的是科学社会学,但对什么是科学社会学尚不甚明白。科学社会学始于默顿。默顿的工作建立了科学社会学的“范式”———确立了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和方法,并为许多后来者接受和追随。也就是说,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是一门学科,不是刘文中所说的STS,两者在内涵和外延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STS是英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和Society(社会)的缩写,指的是一个综合性和跨学科(包括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的研究领域。指出这点很重要。这并不仅是说,刘文犯了一个学术常识的错误;而是说,不了解科学社会学是一门学科这一基本特征,对它的评述就几乎不着边际。
刘文夹杂着说了两件事情:一是英国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英文缩写)“传统”的兴旺和默顿学派的衰落;二是SSK在哲学上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叙说都很成问题。
先说第一方面。刘文个人化的描述也许反映了默顿学派的状况,但其中隐含的判断是轻率的,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印象,似乎默顿科学社会学早已失去了意义。如何看待默顿学说、以什么标准评价,笔者需要再写一篇论文。简单地说,以学科本身的标准、实用效果、从对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等来看,默顿理论都是其他科学社会学学说无法相比的。当然,默顿理论有缺陷,有其适用范围,但基本思想仍然是正确的。就像牛顿质点力学,不能直接应用到解决流体和刚体问题,但表示的规律是正确的。默顿的理论和方法能否进一步修改、推广,是不能轻易断言的。固此,目前默顿学派的低迷,并不能就说明它已成为什么“异端”而“销声匿迹”。笔者看来,默顿理论是科学社会学基本的分析框架,它揭示了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本身存在着独特的运行规律。尽管现代科学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环境已与默顿当年相差甚大,但是默顿这一思想观念并没有过时,只是用于研究新出现的问题要考虑更复杂的因素。S.科尔在HSS/PSA两年一次的年会上发表的那番话是意味深长的,刘先生虽然有幸亲耳聆听了这番话,但是我想,并没有听懂。
刘文所说的SSK在哲学上的意义更成问题。70年代中期(不是60年代)兴起的SSK包括多家学派,其共同特点是研究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内容与社会因素的关系,但各家在问题的取向、层次和研究方法上差异很大。其中刘文所说的爱丁堡学派的代表人物巴恩斯研究的问题是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对科学知识的影响,但他采用的方法却不是刘文所说的那种“实际观察、分析和描写”的方法,这是拉都尔和克诺尔-谢廷娜研究科学知识的社会生产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刘文中这种不明之处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刘文对SSK及其哲学纲领作了一个混乱和错误的描述———经验论。为了不使本文冗长,在此暂且不提这一点的逻辑混乱和表述矛盾。SSK的哲学纲领,即科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并不是刘文所说的经验论(即一切知识的根源是经验),而是“建构论”或“构成论”。即科学知识是人类理智有选择、有条件地构成的,而其中渗透着社会因素,因此它的立场才会是相对主义。例如,巴恩斯认为:“组成我们接受了的知识的绝大部分信念,是从理论引出的并不全然是经验的产物,理论是加之现实而不是从现实中得出的。”他认为象分子振动、DNA链和物种之间的进化联系等并没有经验概括的特点;又如,谢廷娜认为,科学并不是描述自然,科学的对象是在特殊实验条件下产生的人工对象,科学知识是制造出来的。刘文用来批评经验论的论点恰恰就是SSK自身的哲学纲领!
刘文所说的SSK进入科学认识论及一般的认识论,“并试图对科学哲学的若干传统难题给出社会学的解决方案(如归纳问题、迪昂问题)”,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对“归纳问题”这样一个困扰人类理智数百年的哲学或逻辑学难题给出一个社会学解决方案?!这好像是说让阿里基斯迈一下腿去解决“阿里基斯追不上乌龟”难题。而“迪昂问题”这样一种说法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是“迪昂命题”或“迪昂-奎因命题”———科学理论的整体论命题,即纯逻辑因素确证不了一个理论。这恰是SSK的一个思想前提,而不是它要解决的问题。
知识来源于经验,尤其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吸收和接受已有的经验是起码的途径,还要做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这样才会言之有据、有理。否则,即使是在其他方面有所专长,也容易迷失在表面绚丽的人名和书名的色彩中,而走向作者所批判的那种狭隘的经验论。